屁股翘起来跪在床上有好处吗|骨科医生揭秘5大真相+正确姿势图解
哎哟喂,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屁股翘起来跪在床上有好处吗?” 🤔 说真的,这个姿势看着有点…嗯…特别,但它确实在健身圈、康复圈甚至是一些养生方法里被提到过!很多人可能是出于好奇,或者听说能缓解腰痛、改善体态才搜的。但咱得搞清楚啊,这姿势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好处在哪?风险又在哪?最重要的是,怎么练才对?别急,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跪姿”的秘密!作为一名关注运动康复和体态健康的博主,我可是查了不少资料,也请教了专业人士,争取给大家一个靠谱的答案!
姿势大解析:你说的“屁股翘起来跪在床上”到底是啥样?
咱们先统一一下认知哈!用户搜索的“屁股翘起来跪在床上”,通常指的是类似瑜伽“猫牛式”(Cat-Cow Pose)中“牛式”的部分,或者一些产后康复、核心训练中的起始姿势。具体动作描述大概是这样的:
- 1.
起始位: 双膝跪在床或垫子上,膝盖分开与髋同宽(或略宽),大腿垂直于地面。
- 2.
动作: 吸气,同时翘起屁股(骨盆向前倾),腰部自然下沉,形成轻微的反弓(腰椎前凸增加),胸腔打开,抬头看向前上方。这时候,你的身体从侧面看,会呈现一个流畅的“凹”曲线,腹部有拉伸感。
- 3.
关键点: 核心不是完全放松的,需要一点控制力;肩膀下沉,不要耸肩;颈部是脊柱的延伸,不要过度后仰挤压颈椎。
划重点: 这个姿势的核心在于骨盆的前倾(翘屁股)和脊柱的伸展。它和我们平时瘫坐在沙发上的“塌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核心无力、被动代偿的不良姿势,而前者(如果做对)是一种主动的、有控制的动作。
灵魂拷问:这个姿势到底有没有好处?好处在哪?
好,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屁股翘起来跪在床上有好处吗?答案是:有!但前提是姿势正确、目的明确,并且适合你当前的身体状况。 让我们看看科学和康复实践怎么说:
- 1.
✅ 缓解下背部紧张和僵硬: 这可能是它最广为人知的益处了!当我们长时间坐着或保持不良姿势,腰部肌肉(尤其是竖脊肌)和筋膜会变得紧张、缩短。这个姿势通过轻柔地伸展腰椎区域,帮助放松这些紧张的肌肉和筋膜,就像给腰部做了一个温和的按摩。很多人在做完一组后会觉得腰部轻松不少。 《运动医学杂志》有研究指出,类似猫牛式的动态练习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 2.
✅ 改善胸椎活动度: 做这个动作时,要求你打开胸腔、抬头,这有助于伸展胸椎(上背部)。现代人普遍存在圆肩驼背的问题,胸椎活动度受限,这个动作正好可以温和地对抗这种趋势,让你呼吸更顺畅,体态更挺拔。
- 3.
✅ 激活和协调核心肌群: 别以为翘屁股就是放松!在正确的姿势下,你的深层核心肌群(如腹横肌、多裂肌) 需要参与工作,以维持骨盆和腰椎的稳定,防止过度塌腰。这是一种很好的核心“唤醒”练习。
- 4.
✅ 促进骨盆血液循环: 跪姿本身,加上骨盆有控制的前后倾运动(如果结合猫式做动态练习),可以温和地刺激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这对于久坐人群或产后女性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需遵医嘱)。
- 5.
✅ 作为动态热身或放松的一部分: 在健身或瑜伽前,用它来活动脊柱、预热核心;在训练后,用它来放松紧张的腰部肌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动作温和,适用范围较广。
哇!看起来好处不少嘛!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处的前提是“做对”和“适合”! 如果做错了,或者你本身有某些问题,那它可能就不是“好处”,而是“坏处”的来源了!
风险警示:姿势错误或人群不适,小心“好处”变“伤害”!
任何动作都有两面性。对于“屁股翘起来跪在床上”这个姿势,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你属于以下情况,风险不容忽视:
- 1.
⚠️ 腰椎过度反弓(塌腰):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 很多人误以为“翘屁股”就是使劲把腰往下塌,追求极致的反弓。错!大错特错!这会导致腰椎间盘后侧压力剧增,挤压神经根,长期下来极易引发或加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紊乱等问题!正确做法是保持骨盆前倾的同时,感受腹部的拉伸,而不是腰部的挤压感。
- 2.
⚠️ 核心完全放松: 如果腹部完全放松,全靠腰椎和韧带来支撑这个姿势,那对腰椎的负担是巨大的。必须轻微启动核心,想象肚脐轻轻贴向脊柱,给腰椎提供一点内在支撑。
- 3.
⚠️ 膝盖压力过大: 如果床垫太软,或者膝盖直接跪在硬地板上没有缓冲,长时间保持跪姿会给膝关节(尤其是髌骨)带来很大压力,可能导致膝盖疼痛。建议在膝盖下方垫个软垫或折叠的毛巾。
- 4.
⚠️ 手腕不适(如果手撑地): 如果这个姿势是作为猫牛式的一部分,需要手撑地,那么手腕承重。手腕有伤(如腱鞘炎)或力量不足的人,可能会感到手腕疼痛。可以尝试握拳用指关节支撑,或使用瑜伽砖垫高手部。
- 5.
⚠️ 颈椎过度后仰: 抬头时,要感觉是头顶向前上方延伸,下巴微收,而不是拼命向后仰头挤压颈椎后侧。保持颈部作为脊柱的自然延伸。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谨慎或避免?
- •
❌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在急性发作期,任何可能增加椎间盘压力的后伸动作都应绝对避免!请严格遵医嘱。
- •
❌ 腰椎滑脱患者: 此姿势可能加重椎体前移的风险,需咨询专业康复师或医生。
- •
❌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脊柱的过度活动可能增加骨折风险。
- •
❌ 膝盖严重损伤或关节炎患者: 跪姿可能加剧膝盖疼痛。
- •
❌ 孕妇(尤其孕晚期): 跪姿可能不适,且腹部空间受限,需选择更安全的练习。任何孕期运动请咨询产科医生。
- •
❌ 手腕有伤者(如需手撑地)。
说真的,如果你有以上任何问题,或者在做这个姿势时感到腰部剧痛、腿部麻木、膝盖刺痛等不适,请立即停止!这绝对不是“痛才有效果”,而是身体在拉警报!
保姆级教程:如何正确解锁“翘臀跪姿”的好处?
好了,避开了雷区,咱们来聊聊怎么把这个姿势做对、做安全,真正收获好处!记住口诀:骨盆动,腰不痛;核心稳,效果准!
Step 1: 准备姿势
- •
找一个不太软的床垫,或者更好的是在瑜伽垫上进行。
- •
膝盖下方务必垫上厚毛巾或专业跪垫! 保护你的髌骨。
- •
双膝分开与髋同宽(或略宽于髋),脚背贴地或脚尖回勾(看个人舒适度)。
- •
双手可以放在身体两侧,或者向前伸直撑在床/垫上(掌心向下,手指张开,肘关节微屈不锁死)。如果手撑地,确保肩膀在手腕正上方。
- •
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想象从尾骨到头顶是一条直线),目视前方地面。这是起始的“桌子式”。
Step 2: 进入“翘臀”姿势(牛式)
- •
深吸气。
- •
缓慢地、有控制地将尾骨向天花板方向翘起,感觉是骨盆像一个“碗”一样向前倾(骨盆前倾)。
- •
随着骨盆前倾,腰椎会自然产生一个柔和、均匀的弧度(前凸),胸腔自然打开向前推(不是肋骨外翻!),肩膀向后向下沉,远离耳朵。
- •
头部作为脊柱的延伸,随动作自然抬起,目光看向前上方,下巴微收,避免颈椎过度后仰。
- •
关键点:
- •
感受: 腹部前侧和髂腰肌有温和的拉伸感,腰部是舒展而非挤压。重点在骨盆的转动,而不是腰椎的拼命下塌!
- •
核心: 保持轻微的腹内收(想象肚脐轻轻贴向后背),给腰椎提供稳定支持,防止过度反弓。
- •
呼吸: 保持深长缓慢的呼吸,不要憋气。吸气时进入姿势,呼气时准备回到起始位。
- •
- •
保持: 静态保持5-10秒,感受伸展。或者作为动态猫牛式的一部分(吸气牛式,呼气回到猫式拱背)。
Step 3: 回到起始位
- •
缓慢呼气。
- •
有控制地、逐节脊椎地回到起始的“桌子式”中立位。
练习建议:
- •
频率: 可以作为日常伸展,每天练习1-2次。
- •
次数: 静态保持:每次5-10秒,重复3-5次。动态练习:配合呼吸,重复5-10次。
- •
时长: 每次练习总时长3-5分钟即可,重在质量而非时间。
- •
重点: 动作一定要慢!要有控制! 用心去感受身体的变化,特别是骨盆的转动和核心的参与。宁可不做那么大幅度,也要保证动作的正确性和无痛感。
试试看! 用正确的方法做几组,是不是感觉腰部轻松了,呼吸也顺畅了些?
独家见解:为什么这个姿势会“火”?它解决了现代人的什么痛点?
我觉得这个姿势之所以被频繁搜索,甚至“火”起来,背后反映的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两大痛点:
- 1.
久坐之殇: 我们坐得太久了!上班坐、开车坐、回家还是坐… 久坐导致的核心无力、腰椎僵硬、胸椎活动度下降、骨盆血液循环变差等问题日益普遍。大家本能地在寻找一些简单、在家就能做的缓解方法。“跪姿”因其无需器械、场地要求低,自然成为探索对象。
- 2.
对“即刻缓解”的渴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追求快速解决方案。很多人腰痛发作时,第一反应不是去看医生或系统康复,而是上网搜索“XX动作能缓解吗?” 这个姿势被宣传有“即刻”放松腰背的效果(如果做对的话),正好迎合了这种即时性需求。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 •
这不是万能药! 它只是一个温和的伸展和活动练习。对于严重的结构性腰痛(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它可能无效甚至有害。明确诊断是前提!
- •
姿势质量远大于流行度! 网上流传的很多演示可能并不标准,盲目模仿风险高。学习正确的动作模式至关重要。
- •
根源性解决需要综合方案: 想真正改善腰背健康,光靠一个姿势远远不够。需要结合强化核心肌群(尤其是深层稳定肌)、改善日常姿势(坐、站、走)、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管理压力等综合措施。这个跪姿更像是健康拼图中的一小块。
我的观点是: 对于没有禁忌症的大多数人,在掌握正确要领的前提下,将“屁股翘起来跪姿”作为日常脊柱保健和放松的一个小工具,是可行且有益的。它像是一个温和的“骨盆时钟”练习,帮助我们找回骨盆的灵活性和感知。但千万别神话它,更别指望靠它解决所有问题!健康,永远是一个系统工程。
下次当你再想搜索“屁股翘起来跪在床上有好处吗”时,不妨先问问自己:
- •
我的目的是什么?(缓解腰痛?活动脊柱?)
- •
我现在的身体状况适合做吗?(有没有急性腰痛、膝盖问题?)
- •
我了解正确的做法吗?(会不会塌腰?核心有没有启动?)
如果答案清晰且肯定,那就按照上面的教程,安全、正确地练习起来吧!如果还有疑虑,尤其是存在疼痛或伤病,强烈建议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或骨科医生,进行个性化评估和指导。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无小事!
希望这篇掏心窝子的解析能真正帮到你!安全运动,健康生活,咱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