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话说“微妙”

       小时候,我住在单(音:善)县。

       那是一座有着古老文化的城市,是一颗镶嵌在黄河岸边的珍珠,是古“单 父”之城,当地文化遗产都载入了省里的地方志。那时候,单县的美丽、 恬静和温馨曾被我们写在作文里,写在诗歌里,畅想在脑海里。

       古往今来,那里很有一些大户,积淀和积聚了方圆几百里最高的文化和财 富,养育出大批的精英才俊。张家的牌坊、李家的匾、王家的大旗杆等很 多文化遗址都在见证着她的繁荣的历史。正是因为文化历史的繁荣和悠久 ,所以方方面面都显示出那些讲究来,那就是精益求精的“微妙”。这不 仅是因为那座全国闻名的一级保护文物以及历史流传下来的其他文物制作 的精良和微妙,作为孩子的我,还是对讲究的、好吃的吃食记忆得更加深刻些。

       当时随父母住在一所民居中,房东姓丁,一家有好多个孩子。有一个就像 林语堂笔下写的那样“美艳如桃、快乐似雀”的女孩儿是我的同学。大爷 大娘勤劳善良,极好的人品、随和的脾性,起早贪黑地做煎包。听大人说 这是单县城里最好吃的一家煎包了!个大、馅儿足、味美,味厚,待人也 诚。那时城市人口少,熟人多,甚至城这头知道那头的姓氏,赊帐的有之 、白吃的有之,丁家人从不计较!据说他家的包子别人照着做也做不来同 样的口味。那黄澄澄、油汪汪的包子在平底锅里咝嘶啦啦地叫着,一铲子 出来,即包入干净平整的干荷叶里面,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香味儿。底面火 候好,一定是焦黄的香酥的,面发得好,皮儿一定是雪白的软软的,馅调 得好,里面的肉一定是鲜香的滑嫩的!那种味道,自打离开单县以后就再 也没有遇到过。再后来,回到单县的时候,已经是市场经济红红火火之时 。我找了大街上许多的煎包店,那味道与丁家的相比真是不能相比!让我 直喊可惜:这么好的手艺,竟失传了!

       既然当地文化遗产都载入了省里的地方志,食文化当然也会相当匹配这样的文化 和财力的。所以说,在单县人口味儿中好吃的东西,那必是经得起考验的、三江 五省人都会欣赏的东西。即使暂时吃不惯,一旦吃得惯,便知道其微妙处。单县 的馓子、单县的粥,单县的烧饼、单县的羊肉汤和烧羊肉等等,都是一绝!谁家 的好,谁家的次,品尝一下品者自知,由此可以分辨出是单县的风味否。 由此说来,凡饮食尤其烹调,用料虽然同是酸甜苦辣、油盐酱醋、鸡鸭鱼肉,但 还是一家有一家的味道。只是由于佐料与操作的微差,就形成了不同的特色。这 种差别,十分地微妙。这种微妙颇似绘画的规律。经常说某一幅画加一笔多、去 一笔少,染多一点就深了,再减一点就淡了,那就是正正好好,恰如其分! 在辅导学生搞创作的时候,我经常使用“一点”这个词。好比说:这片叶子再长 点、再宽点、再方点、再圆点,某物象距离再远点、再近点、再多点、再少点、 再密点、再疏点――――这诸多的一点一点都是在强调要把握一个“度”,一个 “程度”。而这个“度”,每个人的感觉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那么微妙,差 异就那么“一点”,一个人一辈子也赶不上另一个。对这种微妙的差别, 朱光 潜 先生有句话可以解释,他说过,沙漠里的一泓水,“看似面积甚小,其实伏 源深广”。它是整个人的综合素养等等的体现。

       曾阅读日本书法家的书法论著,其中说到他为了创作寥寥几笔的书法作品,竟然 用了整年的时间!而且,连毛笔都是为这件作品的创意而特制的,用墨也是用日 本的名牌墨再加上中国的名牌墨细细地研磨出来的。当时我真想能看到他的原作 体味一下其中三味!想必那种墨色、墨气、墨韵的美一定是独特的,一定是变化 微妙的,这是日本人细致入微的脾性、执著与细腻的感性特质所致。因为众所周 知,日本人喜欢小东西。小就要精、精自然细致和微妙。试想一下小而细致的美 女画,一笔微小的差别就可以使美女变为丑八怪!( 而细腻微妙则需要全神贯注 和耐心与毅力,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能偷懒,而日本人是勤奋的,这是 就事论事与其它不相干 )

       古往今来,令画家颇为遗憾的就是识画者甚少。就连行内人,真真达到领略绘画 之奥妙、之微妙也是不容易的!就中国画来说,工笔画有其微妙处,写意画也有 其微妙处。小写有微妙处,大写也有微妙处。微妙之一是气韵、是重中之重,微 妙还牵扯到众多的方方面面。而能识得某气韵之奥妙与能欣赏某气韵之微妙也是 不同的。凡气韵均有微妙之处,这种微妙是由其中的绘画因素所决定的。布局、 用笔、设色,人物画中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的形体语言,一颦一笑的面部的气 质;山水画的开合取势,林木疏密,飞瀑流云,各种元素的隐含有无等等,都由 笔墨传递出它微妙的韵味儿。而花鸟画的风晴雨露、设色雅俗、生长态势乃至花 朵茎叶的俯仰顾盼、叶脉的走向疏密和角度、枝干的错综的穿插,主次的配比等 等,变化皆皆微妙。这一切与饮食、烹调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的!丁家美味煎 包的微妙的感觉就是它独特的气韵吧?万事都有它的奥妙之处,行行出状元。所 谓“状元”则是能读懂这奥妙,能把握这微妙者。